我的流行音樂病

Author: 

熊儒賢

Distributor: 

聯合發行

Publishing Date: 

2022-03-03

ISBN: 

9789860687279

Format : 

平裝/單色印刷
272頁
14.8 x 21 x 1.6 cm
初版

Category: 

Price: 

380元

燒一把野火:照亮音樂的路
熱愛音樂是癮、是癖、還是病?
從台灣流行樂的鋒頭浪尖,到最本土又最國際的大獎之巔
她在台灣音樂產業中走出了獨特的一條路!

雲門舞集創辦人 林懷民
公廣集團董事長 陳郁秀

金曲獎創作者、製作人 李子恆
電影導演 侯季然
金曲獎創作者、製作人 陳秀男
跨界王 黃子佼
知名美術設計大師 蕭青陽
(依筆畫排序)
——感心推薦
愛上了歌,註定無藥可救
因為活在流行歌裡的情懷,是永恆的!

「她的病,是一種貢獻,其病姿之好看,三、四十年來台灣流行音樂史上不作第二人想。」──李子恆

《我的流行音樂病》是資深唱片人熊儒賢的音樂筆記,從她任職於主流唱片公司到創立獨立廠牌,看台灣流行音樂的演變。

第一輯〈座標〉以城市為起點,帶我們以熊儒賢的視野看每座城市的音樂地景。
第二輯〈江湖〉談唱片公司、音樂生態、也談這些年來對音樂圈人事物的雜感。
第三輯〈神遊〉選自《天下雜誌》獨立評論「聽台灣愛唱歌專欄」,談台灣重要的音樂人,也談對流行音樂圈有重大影響的人物事件。

光鮮亮麗的流行音樂世界背後並非只有八卦,熊儒賢以幕後製作唱片的經驗,以及自己對流行音樂的病愛觀,帶我們一覽數十年流行音樂風格嬗遞、業界生態見聞,以及對於流行音樂的個人觀察。

在最好的時光裡,她見證了偶像、巨星,與實力唱將的誕生
當唱片業面臨轉型,她開墾一片有機的音樂之田

音樂是文化、生活,是我們的地景
台灣的流行音樂地圖,已然打開了多元的圖像


作者簡介

熊儒賢

流行音樂資深幕後唱片人、作詞人,曾任職於點將、飛碟、EMI、魔岩等大型唱片公司,製作統籌張清芳、優客李林、張信哲、林憶蓮等知名歌手。2002年成立「野火樂集」,發行李雙澤、胡德夫等台灣音樂史上重要人物的專輯,至今共得到七十五座音樂獎項肯定,2021年更以《神遊》專輯奪下美國全球音樂獎世界音樂類首獎。


序:A面第一首

座標
台北
屏東
香港
新加坡.馬來西亞
東京
上海
紐約
倫敦
淡水

江湖
《認錯》,我也有要認錯的地方
流行歌上菜
因為模糊,才有好日子
我們有歌,也都被歌愛著
秋蟬與蝴蝶
原來.騷動的歌聲
家在哪裡?在歌裡
從雨夜花到四季歌
想念:郭英男和郭秀珠
敬!滾石、飛碟
移動的聲活

神遊
周杰倫憑什麼那麼紅
哈林──奇葩的搖滾魂!
傳奇女伶高菊花──這條艱辛歌手路,只因她父親名叫高一生
音樂大師李泰祥浪漫二三事,病榻旁崔苔菁清唱〈告別〉!
鳳飛飛──台灣人的心肝寶貝!
李宗盛──終於寫了「給自己的歌」
桂林琤琤──從三袋塑膠粒創辦「海山」唱片
李雙澤──你溺於大海,讓「美麗島」重生!
蔡依林,漂亮的是歌舞還是智慧?
黃義雄──如何捧紅台灣歌壇天王天后?
巴布・狄倫──讓全球創作音樂人坐進頭等艙
張雨生,你剛剛邁入五十二歲
葉啟田──愛拚才會贏!在文化戒嚴的時代,他用台語唱出解嚴心聲
林憶蓮,真.酷之間的音軌
死了一個獨立創作歌手之後:嚴詠能,我們能不能因為你的犧牲而開始反省?

後記


序│A面第一首

如果人的一生可以寫成一首歌,你希望自己是哪一首歌?

在流行音樂這一行待久了,對應唱片公司的順流或逆流,每首時代曲的更迭起伏,終究每一首歌中都有我,而我卻無法只成為一首歌,於是我判定自己得了「流行音樂病」!

歌如五穀雜糧,聽多了,難免一病。這病徵是不假思索的或哭或笑,邊唱邊跳,近似一種顛症,在這病症之中,得到了許多啟發,久病成良醫,而我的藥引子就是「歌」。

從一九八○年代進入唱片界,為了一揭流行歌的神秘面紗,我一步步走向流行音樂這座神壇,因為愛歌成癡,所以葷素不忌,我從中悟出歌曲的品味之道,就是「歌如其人」,而這個「人」是聽歌的人。

每一首你喜歡的歌,一定是你。

每一首我愛上的歌,一定有我。

隨著唱片公司的興盛,八○的偶像風潮、玉女情人到九○年代的全球華人歌手都來到台灣出片,吹來了日系、港風的浪潮,天王天后,名滿天下,而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華語歌手也都登上流行音樂排行榜的寶座,幾乎周周都有新專輯發行,我身在其中,第一手的情報,第一首的好歌,驚艷不斷,那是愛聽歌的音樂份子一起創造出的繁華樂景,整體市場年營業額一百二十億,這對全球唱片業來說,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

二○○○年之後,我們開始在網路上搜尋音樂,透過各個平台,流行歌;隨手可得,對於視歌如命的我,這是一份大禮。我反覆聆聽每一首歌,對應到時代之聲,甚至開始以「野火樂集」重塑流行音樂的定義。我深信,當你愛上一首歌,它一定觸動到你內心不想再沉默的堅強或溫柔。

寫下這篇序文的同時,我正在籌備一首連續劇主題曲的製作工作,縝密的編曲溝通和作曲協調,都讓我隨時處於工作狀態,「豐音樂」音頻節目的曲目準備,幾十張想聽的CD躺在我的書桌上,受邀編輯的音樂辭書檔案還開著,「台灣流聲機」展覽的資料正等著我確認,這些都是流行音樂病的處方箋。


成長在黑膠、卡帶、CD年代,我被每一首歌愛著,並且呵護長大,直到現在最興奮的時刻,還是等候每一首歌播放出來的情懷。

這本書,寫給同樣等過A面第一首的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