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

Author: 

黃應貴, 王增勇 , 王信翰, Ciwang Teyra, 黃炤愷, 鄭又維 , Lahok Ciwko, 謝宛蓉 , 萬尹亮 , 張正衡

Distributor: 

群學

Publisher: 

Publishing Date: 

2021-10-27

ISBN: 

9789869947749

Format : 

平裝/單色印刷
384頁
14.8 x 21 x 2.3 cm
初版

Category: 

Price: 

450元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
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
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

在新自由主義化下,個人從緊密的面對面互動人際關係與既有的社會組織之中解放後,傳統社會運動所強調的街頭遊行示威、抗爭暴動等,激烈好鬥的抗議或革命之重大衝突,依然存在而一樣引人注目,但在當下日常生活中所看到以較和平手段、小尺度的社會改良活動,乃至於消極的無言抗議,相對於過去可說愈益頻繁,也對社會產生不同程度、不同面向的改革。雖然這類活動群體消消長長、人員來來去去,往往缺少傳統作為社會改良制度的社會運動所具有之穩定性與持久性,但更符合當代人多重或破碎的自我、人內心深處具有革命本質的慾望,以及由參與過程的生命經驗來從事自我重構而創造或發現更深、更廣、更遠的視野與新知識,來面對這個新時代。這些看似平凡的活動,反而更能與當代正在發展中新的社會組成方式相應,也涉及對於過去傳統社會運動學說所假定社會與個人對立的本體論之挑戰,更隱含未來新知識發展的可能性。


作者簡介

黃應貴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目前在清華人社院正在推動「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長期研究計畫。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東縣史‧ 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 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21 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 與陳文德合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 與鄭瑋寧合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與林開世合編)、《主體、心靈、與自我的重購》等書。

王增勇

多倫多大學社工博士、哥倫比亞大學社工碩士。現任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行政院轉型正義委員會專任委員、President of WG06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主張社工必須成為社會改革的動力,透過批判典範的建制民族誌或敘事行動研究取向,鼓勵基層社工發聲。九二一地震後進入台中和平大安溪沿線部落從事災後重建工作,並開始致力原住民社會工作的發展,強調原住民社工必須從原漢殖民歷史理解原住民議題,並以解殖做為為社工實踐的前提。關切的原住民議題從災後重建、家庭暴力防治、飲酒問題的文化介入、到幼兒托育與長期照顧政策對原住民的社會排除,目前以原鄉長照為研究主軸。曾任臺灣社會研究季刊主編、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副董事長、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露德協會理事長、原住民族長期照顧聯盟協會常務理事。

王信翰

現任花蓮縣花蓮市國褔社區發展協會專案管理員。曾任臺北醫學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計畫助理。目前生活在花蓮的撒固兒部落,透過工作關切及參與原住民族部落的長照與發展議題實踐。

Ciwang Teyra

成長於原漢雙族裔家庭的太魯閣族,來自花蓮Tkijig 部落。美國華盛頓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包含原住民族多元性別、原住民族健康與照顧、歷史創傷、歧視與韌性等課題。參與在原住民族與多元性別相關的人權團體,致力於倡議原住民族與多元性別權益。

黃炤愷

台北人,於都會家庭出生長大,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關心原住民族議題,近期研究課題包括原住民族同志生活處境、原住民族復原力、原住民族照顧、健康不平等以及新自由主義下的社區工作。

鄭又維

高雄人,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

Lahok Ciwko

大臺北出生成長,原漢雙族裔背景的阿美族。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生。大學期間於臺大原聲帶社擔任社長,啟發自身族群意識。現關注且參與原住民族相關議題。

謝宛蓉

臨床社工師,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社會工作所博士生。研究領域為心理創傷復原處遇以及創傷後成長相關研究。

萬尹亮

東海大學社會系副教授,曾任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副教授,英國University of Essex 社會學博士。他本來唸經濟學,後來在社會學找到樂趣,發現了多元視角和方法可以更深刻的理解經濟和市場。因此他的研究專長是從消費的角度思考社會變遷和經濟的另類可能。他以消費政治的研究開始,提出這樣的問題:東亞消費社會的形成與這個區域的政治經濟發展有何關聯?他用日本的消費合作運動、中國的打假鬥士和愛國網民,台灣的消費者保護和倫理消費行動,來凸顯在快速的經濟轉型過程中,民主、威權和民主轉型等政治脈絡如何建構出特定的消費者概念及市場制度。近年他轉向消費最核心的一環,食物,研究台灣和中國於2010年前後興起的另類食農網路。他用消費實作理論,解釋農夫市集的社群怎樣改變消費者日常的購買和飲食行為。接著,他以社會團結經濟的角度,分析消費者和農友如何用新媒體、交易規則和平台來協調市場實作。他最新的研究則進一步探索消費道德論述如何成為另類市場的基礎,檢視台灣如何學習日本「提攜」和「生活者」的論述,台灣又如何影響中國的消費合作社。他的研究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Cultural Sociology、《文化研究》、《台灣鄉村研究》等刊物。

張正衡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長期關注日本社會與文化之發展,研究興趣包括社區研究、物質文化、城鄉發展、當代理論等。著有〈根莖狀的社區:新自由主義下的日本地方社會〉、〈非地方的地方性?一個關於機場的當代人類學〉等論文。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的平庸之處出發,透過民族誌的觀點對當代日本社會生活進行整體論式的探索與檢視,希望將來能對當代人類學的知識構築作出些許貢獻。


目錄

導論 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黃應貴
第一章 跟著老人一起生活:撒固兒部落文健站工作者實踐文化主權的解殖歷程/王增勇、王信翰
第二章 原住民同志運動者的現身與抵抗/Ciwang Teyra等
第三章 來自產地的精神糧食:雲林食通信的食物、實作和經濟過程/萬尹亮
第四章 寓居中的地方主體:日本地域營造運動的過去與未來/張正衡
作者簡介


正如「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叢書已出版的其他論文集,這本論文集是由第八單元「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的活動而來。因疫情的影響,這單元的講論會活動被迫由上學期延到下學期,集中在四個月內舉行完畢(2020.3.7-2020.6.20),共有九篇論文。與會者隨即在同年七月三十日及七月三十一日兩天,在清華人社院舉辦正式的學術研討會,邀請其他相關的學者一同討論,並因疫情的關係採閉門式會議,以控制人數,沒有對外開放,僅被邀請者參與。雖然這些論文已經過講論會時的討論,每次都是由一位參與者報告個人的研究,再由其他參與者提問切磋。但這次因疫情的關係使時間被壓縮的情形下,每篇論文由講論會到正式研討會的有限時間內,論文修改的程度較少,以至於研討會結束後繳交修訂過的論文送審時,情況遠比以往其他單元的狀況不順利。以至於有五篇論文,因主題不符、無時間修改、或難以符合審查者的修改要求等等不同的原因,最後都撤稿。僅剩的四篇論文中,有些幾乎是重寫,或經過第三、第四稿才通過,不僅作者辛苦,審查者也特別辛苦。在此,筆者特致謝意。因筆者原本以為這單元已無法出版,最後依靠作者、審查者的努力,以及筆者不斷的鼓勵,終究有了意外的成果。

這單元一開始的主要參與者,有三位社會學者,兩位社會工作學者,一位在大學教社會實踐方面的教育學者,一位是參與社會運動的主婦,一位是有名的推動有機耕作及農夫市集的農業專家,僅有一位是人類學者。可見這單元參與者背景之複雜,也使得這單元討論的焦點不易集中,更增加了編輯成書的困難,也迫使筆者得花更大的力氣來寫導論,但也使筆者的收穫,不下於上個單元的導論〈主體、心靈、與自我的重構〉一文。

無論如何,這本書最後得以出版,除了得謝謝過程中參與的不同學科背景的作者外,也特別謝謝那些在這論文集發展不同階段的參與者及評論與審查者的貢獻。他們是:王增勇、李丁讚、李天健、Ciwang Teyra(李美儀)、呂玫鍰、吳介民、邱花妹、邱才嘉、周碧娥、林文玲、林益仁、林開世、林津如、施淳益、陳玉美、陳怡君、陳玠廷、黃郁茜、黃宣衛、彭桂枝、萬尹亮、張正衡、張瑋琪、董時叡、劉華真、鄭依憶、鄭瑋寧、蕭冠祐等人。而在推薦講論會主講人時,李丁讚及周碧娥的意見特別有助益,在此僅致謝意。至於清華人社院副院長兼學士班代理主任王俊秀教授所提供的經費支援,以及學士班蘇家瑩秘書、計畫助理莊若慈、研討會助理楊钎玉、張翊、黃建華等等所提供的後勤支援更是不可少的。而群學總編輯劉鈐佑及楊思祺編輯在出版上的貢獻與支持,在此一併致謝。

黃應貴  敬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