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味:剖開韓國人的胃,看透韓國的社會

Author: 

陳慶德

Distributor: 

時報

Publisher: 

Publishing Date: 

2024-07-16

ISBN: 

9786269793440

Format : 

平裝/部分全彩
272頁
13 x 19 x 1.2 cm
初版

Category: 

Price: 

400元

雞排、泡麵、珍珠奶茶,你會聯想到哪個地方?
黑輪、拉麵、紫菜包飯,又是何處的庶民美食?
答案未必是臺灣,更不一定是日本,
卻可能是以泡菜(辛奇)、年糕、石鍋拌飯風靡全球的韓國。
 
𓊆𓊆𓊆𓊆 韓國飲食文化大解密! 𓊇𓊇𓊇𓊇
 
天氣熱就來一碗滾燙的人蔘雞湯,天氣冷就大嚼冰棒甜筒,不產香蕉卻盛行香蕉牛奶,韓國人的飲食習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來自星星的你》讓炸雞配啤酒爆紅,《再一起吃飯吧》的烤腸無比誘人,《太陽的後裔》掀起冷麵風潮,《社內相親》就要喝炸彈酒,《財閥家的小兒子》愛吃洋芋片,《有院子的家》創造炸醬麵新吃法⋯⋯,「韓味」究竟有何魅力能吸引目光又勾住味蕾?▟
 
作者陳慶德睽違五年,再次以獨特視角研究韓國飲食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捧出了成果──《韓味:剖開韓國人的胃,看透韓國的社會》。書中不僅探討了具代表性的韓式食物,如炸雞、烤腸、年糕、煎餅、香蕉牛奶等飲食的流行現況,也深入其背後的歷史淵源與文化脈絡,更擴大關注的視野,比較起臺、日、韓三國飲食(例如珍珠奶茶、古早味蛋糕、拉麵、黑輪等)的交流與融合。寓美味於文字,溯文化於流俗,正是本書期許達到的目標,也希望讓讀者能因而領悟「飲食是人生存之必須,飲食文化為社會發展脈絡之體現」的道理。
 
本書特色
 
精準捕捉韓國的社會變遷,探索其傳統與新興飲食的文化底蘊,並對比韓、臺、日三地之異同,開啟你我認識大韓民國的另一視角。


作者簡介

陳慶德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西洋哲學博士、文化研究者、旅韓作家、(口)譯者。
目前任教於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活躍於換日線 Crossing、關鍵評論網等專欄。
長期關心青年世代與社會議題。善用現象學方法,分析文化現象與語言。
最喜歡在下雪天吃韓式炸雞配啤酒。
 
著有熱銷作品《最好學的韓語40 音》(統一出版)、《他人即地獄:韓國人寂靜的自殺》(逗點文創)、《韓語文法一本通》(新學林)等書。
 
Facebook:www.facebook.com/chingde.chen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hingdechen/


目錄

《韓味》作者序
➤➤➤第一部分:韓味與韓文化
愛吃泡麵世界第一
*一年人均超過七十碗
*來自未來的泡麵21號
*到便利商店「煮」泡麵
韓國年輕人為何一窩蜂開炸雞店?
*韓國年輕人的未來──餓死、過勞死,或開炸雞店
*炸雞店比全球麥當勞還多
*生雞一千元,但炸雞二萬元
*開了炸雞店,然後呢……?
*實例──朋友開了炸雞店
喝個痛快
*醉在水果燒酒裡
*上流社會愛喝「炸彈酒」
*快咖啡文化
*不產香蕉卻風行香蕉牛奶
這食物讓人嘴巴停不下來
*黏起「我們」的年糕
*是綠豆煎餅還是貧者煎餅?
*馬鈴薯的多重分身
從地方紅到全國
*烤腸烤出一條街
*螃蟹成了「偷飯賊」
*石鍋拌飯的元祖
*杯飯與考試
韓國料理所隱藏的文化史
*以熱治熱,以冷治冷
*狗肉與樊噲
*中國古書裡的韓國烤肉
*「湯」民族是如何煉成的
色香味以外的事
*攪一攪,吃得快
*變瘦又整形的鐵飯碗
*韓國料理的命名原則
*疫情強行改變了飲食習慣

➤➤➤第二部分:在韓的臺灣味與日本味
臺灣奶茶韓國瘋
*韓國人就是愛高熱量
*到三點一刻喝奶茶
*經常洗版IG的手搖飲
臺灣古早味蛋糕興衰史
*登韓前夕的蛋糕大戰
*韓餅與臺味現烤蛋糕
*是羅生門還是鄉愿?
日本麵在韓國改頭換面
*冬天吃冷麵的韓國人
*拿一把大剪刀吃麵?
*冷麵之外──易讓人搞混的韓國拉麵
泡菜不僅僅是泡菜
*愛恨交織的「泡菜主權」爭奪戰
*又見韓國改名風,「泡菜」改名為「辛奇」
你的醋飯,我的紫菜包飯
臺日韓「黑輪」大車拼
臺日韓「招財動物」大車拼
臺灣茶葉蛋「等於」韓國炸醬麵?

➤➤➤第三部分:猶有餘味
每個月都過情人節
韓國人的異味意識
吃喝玩樂過韓國新年
來自食物意象的負面詞語
理想國──食藏山與離於島
附錄──延伸閱讀書目


作者序

久未出新書,距離上一本著作《他人即地獄:韓國人寂靜的自殺》(二〇一八,逗點文創),已過五年時間,但在我忙碌的大學教書生活中寫作的能量與習慣,並未停歇。
 
這本新書《韓味:剖開韓國人的胃,看透韓國的社會》收錄了我於各大媒體發表與未曾出刊的韓國飲食文化文章,後經數次潤飾,整理成冊,分享給想透過飲食文化,進而認識韓國的朋友們。
 
全書主要以三大部分構成,內容簡述如下:
 
第一部分「韓味與韓文化」──主要是以韓國具代表性的食物為重心,挑選出十數種與當地社會或日常息息相關的飲食,發掘其歷史來源或風俗習慣。
 
諸如韓國人愛吃炸雞,全國颳起一陣開炸雞店的風潮,炸雞店家數竟還超越全球麥當勞店家數,然而在此風潮下,卻造成一些社會議題,例如有人開了店後,沒想到收入竟比上班領薪水還少,甚至有的人還賠了自己的退休金?成本約為一千韓元(折合新臺幣約二十五元)的生雞,沒想到來到炸雞店餐桌上,價格竟飆漲二十餘倍,這其中又牽涉哪些經營問題呢?
 
另一方面,我也親自走訪美食之都大邱,參訪了「安吉朗烤腸一條街」,才發現到韓國人行銷當地美食,非只純靠CP值,反倒由同一條街所有店家協議出統一定價、菜單,在良性競爭下,打響了「烤腸」名號。
 
又,不產香蕉的韓國,是基於何種歷史機緣與行銷手段,把「香蕉牛奶」打造成國際知名的國民飲料呢?
 
此外,大家所熟悉的「年糕」、「煎餅」與「馬鈴薯湯」等韓式美食,以及韓國人日常所吃的「秀美」洋芋片,所喝的「炸彈酒」等,又各自寓含了什麼典故或淵源,都會在書中一一剖析。
 
第二部分「在韓的臺灣味與日本味」──主要著重在臺、日、韓三國飲食對比,欲跟大家分享的是,當我們在看待文化時,不能只一味追溯起源處,更為重要的是,文化於傳遞過程中,有其流變與互為影響,才成為今日的樣貌──食物也是。
 
諸如起源於臺灣的珍珠奶茶,為何會深受韓國人喜愛?甚至開在臺灣一般店面、物美價廉的手搖珍奶,來到韓國後卻搖身一變,變成一間間旗艦店,其口味與樣貌、行銷與包裝,與臺灣本土珍奶又有何異同?
 
臺灣的古早味蛋糕也是如此,經過一次韓流追捧,從韓國紅回臺灣,而多年過後,它再度現身於電影《寄生上流》內,又是呈現出怎樣的興衰與身影呢?而今當地又流行起什麼臺灣味呢?
 
另外,藉由臺、韓的庶民食物「茶葉蛋」與「炸醬麵」,又如何觀察到韓國經濟景氣與物價通膨?
 
源自日本偏重鹹口味的拉麵,被引入韓半島後,是如何轉型成為清淡甜味的韓式拉麵呢?甚則韓、日兩國都有的「泡菜」,又是如何在民族自尊心發酵下,於國際間展開長達數年的泡菜主權之爭呢?此外,韓國政府於二〇二一年,為了與中國四川泡菜有所區分,興起一陣改名風,把人們熟悉的「(韓國)泡菜」改為「辛奇」,透露了著何種氛圍?又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呢?
 
易言之,我於第二部分會透過比較三國的飲食,讓大家深入了解它們彼此之間的交流面貌與歷史上的愛恨情仇。
 
第三部分「猶有餘味」──主要是從韓國人每個月都過情人節,乃至特殊節慶、語言、傳說等角度,以獨特視角「間接」介紹韓國的飲食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總而言之,我在這本小書內試圖以貼近人們生活的「韓味」為線索,帶領大家一窺韓國文化之究竟。
 
最後,於本書付梓之際,特別感謝方寸文創總編少鵬的建議與協助,讓此書更具閱讀性。同時,我也期待以實質購買力支持的朋友們,能有一段愉快的閱讀時光。
 
當然,文內有任何謬誤,理當由我本人負起全責。謝謝。

延伸閱讀